桐城歌——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发布时间:2016-01-12 19:04:24 人气:0 来源:admin

 

项 文 骏  

 

      火亮虫,夜夜飞,爹爹叫我捉乌龟;

    乌龟没长毛,爹爹叫我扯毛桃;

    毛桃没开花,爹爹叫我扯黄瓜;

    黄瓜没落地,爹爹叫我学唱戏;

    唱戏没搭台,爹爹叫我去爬柴;

    爬柴不够烧,爹爹把我头上打了一个包。

    反唱歌,倒起头,家婆园里菜吃牛,

    芦花公鸡撵毛狗,姐在门外头梳手。

    爷十三,娘十四,哥哥十五我十六。

    家(gā)公娶家(gā)婆,我抬轿子歌打锣。

  当这一首首幽默风趣,特色鲜明的歌谣在你耳畔响起之际,桐城歌,这朵古老的民间文学艺术奇葩便实实在在绽放在你眼前。也许,你对它很陌生,然而,仔细深入,认真研究,桐城歌,真的博大精深,独具特色。

    一、桐城歌的历史渊源

    桐城歌,是十分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精神财富,是最能体现桐城地方特色的桐城歌谣。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载入中国文学史的一种民歌歌种。其所在区域为桐城市、枞阳县及周边地区。凭借“七省通衢”的特定地域条件,传播到湖北黄梅一带和江浙“吴语地区”,形成湘、鄂、皖、赣以及浙西地区等文化带。明清之际,安徽民间歌谣出现繁荣的景象,桐城歌便是这一时期盛行不衰的主体本土民歌。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宜秀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湖泊依次呈现阶梯状分布,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人口75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宜林宜粮,物产丰富,为桐城歌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证。桐城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水路通过菜子湖直通长江,为承东启西、南来北往的皖中重要城市,便捷的交通为桐城歌的产生和流布提供了区位条件。

    桐城早在春秋时代,即置桐国。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式定名为桐城县,1996年撤县建市。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代有英才。明清时期,中进士、举人者达几千人。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樾、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散文流派。近代,又诞生了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清末大儒吴汝纶,中国美学的奠基人朱光潜,新儒家代表方东美,辛亥革命滦州起义军总司令施从云,前国家文化部长黄镇,围棋大师刘棣怀,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等杰出人物,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桐城歌的充实、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桐城歌起源于唐代。民间歌谣,是各种诗体的乳娘。我国历代诗歌,无不与民歌有着渊源关系,无不先在民间酝酿,后被文人采用发展而成。唐代曹松,是桐城人率先进入文学史册的著名诗人,他的《曹梦征诗集》传世,就是向本土民歌吸取了语言等乳汁而形成的。其诗作感慨讽喻,长于写实,颇得风谣之首。桐城歌的兴盛在明中叶以前。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指出:“……嘉、隆间,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桐城歌’、‘哭皇天’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足以证明桐城歌在明中叶就已兴盛,并产生很大影响,在省内外大范围流布,并对吴中山歌,扬州清曲和土家族“女儿会”情歌等民间歌谣的发展起到推动和提高作用。

    明钞《明代杂曲集》里摘录桐城歌25首。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山歌》集,收录桐城歌24首。《明代杂曲集》里除第1首与《山歌》第22首前4句相同外,其余各首内容、曲调均与《山歌》不同。实例比勘说明,桐城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体式与曲调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明清时期,桐城文人尤其是“桐城派”作家从桐城歌谣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施润章评价明末桐城诗人方文的诗“虽民谣里谚,途苍琐事,皆可引用。兴会所属,冲口成篇,故其诗款曲和话,真至浑融,自肺腑中流出,绝无补缀之痕。”(《西江游草序》、《施愚山文集》卷四),其他如方以智、钱澄之、刘大櫆、方贞观、张廷玉、方拱乾、马苏臣、孙元衡等人亦喜用民歌节调,诗中多以竹枝,山歌言地方风俗,男女情爱,变俗为雅,质而不俚,不仅为古典诗歌与民间艺术相结合闯出一条新路,更为桐城歌品位的提升和广泛流布作了积极贡献。

    清邑人姚兴泉受桐城歌影响,作了“桐城好”小令百五十阙为《龙眠杂忆》,赞美桐城歌“调最高而音极响,扬抑疾徐,自然合节”,“实非寻常吟咏。”

    到了近代,桐城歌为流入安徽安庆一带的黄梅调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乳汁和广袤的文化土壤,引发黄梅调向黄梅戏的嬗变,并给予黄梅戏以具体的基因塑造,孕育出黄梅戏。

    解放初期,桐城歌的内容有了新的拓展,不少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欢庆解放的歌谣作品不断涌现。

    二、桐城歌的基本内容

    桐城歌是起源于安徽桐城的一种地方名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同时又是一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其品种繁多,内容丰富,有歌颂纯真坚贞爱情的情爱歌,有表达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的乡风民俗歌,有颇具哲理劝夫教子的事理歌,有情真意切倾诉劳动人民生产愉悦的劳动歌等等。

    根据歌谣集成时搜集出版的《桐城歌谣》(254首),《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以及有关歌谣材料,可将“桐城歌”大致分为风土、传说、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多个种类。具体为:

    1、劳动歌。主要反映劳动人民生产过程中愉悦情感。如《打柴歌》、《捕鱼歌》、《插秧薅草歌》、《茶歌》等。

    2、风土传说歌。主要反映各地当时历史和社会生活。如《有女不把黄草尖》、《十月怀胎》等。

    3、情爱歌。明代冯梦龙名之为《桐城时兴歌》,是桐城歌的主流,容量大,题材广,文化底蕴深邃、艺术感染力强、流布范围最广,如《素帕》、《荷花爱藕藕爱莲》等。

    4、事理、仪式、趣味、灯歌等。如《桐家教儿经》、《退嫁神》、《反唱歌》、《太平灯歌》等。

    5、儿歌。有励志的、有求知的、有娱乐的,主要反映天真无邪的童趣、俏皮幽默的揶喻、淳朴美好的向往,给读者以心灵的启迪,对儿童增长知识、启发智慧、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等,均能发挥一定的影响与作用。如《桐家教儿经》、《有钱难买少年时》、《桐家劝学经》、《光阴错过来不及》等。

    现搜集、控掘、整理的歌谣资料已达8000余首。

    三、桐城歌的主要特征

    桐城歌的基本特征主要从句式(体式)、艺术风格(语言)、音乐等几个方面体现。

    (1)独特的“五句型”特征。桐城歌的句式,如同它的内容一样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体式活泼,但基于孕育产生它的种种因素,又形成了最具特色的“桐城五句型”,如:《我爱娇姐一枝花》。

    毛栗果子开白花

    娇姐爱我我爱她

    娇姐爱我年纪少

    我爱娇姐一枝花

    一枝花

    吹吹打打娶到家

    这种七言五句式流布后成为“湘鄂皖赣以及浙西地区山歌常见的句式。”以民间文学集成出版的《桐城歌谣》为例,该书辑桐城歌254首,七言五句诗就占了一半,余下部分,七言四句及多句又占了一半,而它们又是紧紧围绕七言五句这个基本句式。根据所要表达内容的需要,进行或多或少或增或减的蜕变发展而成的。书中还有不少三言、四言、五言乃至杂体型的长短歌,但细加揣摩,尽管音节有所变化,容量有所改变,表现形式更加活泼,但都受到了“五句体”的影响,正如专家所言,这种形式的不断演变,是歌谣发展史上的一个很大的进步。

(2)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桐城歌语言凝练,含蓄委婉,常用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如:《素帕》在语言形式上,作品使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灯笼》”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双关,“《塔》用的是《桐城时兴歌》中常用的比喻和象征。”等。   

再如《桐城歌谣》里的一首情歌:

    荷花爱藕藕爱莲,

    花儿香来藕儿甜。

    荷花爱藕丝缕缕,

    藕爱荷花朵朵鲜,

    朵朵鲜,

    人意相投共枕眠。

    这首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直接焕发出来的心声,表现了他(她)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歌词朴素自然,文字干净(桐城歌里很少用衬词衬字),韵律和谐,优美流畅,从而准确形象地刻划了劳动人民热烈而又细腻的感情。

    (3)音乐曲调优美动人。桐城歌音调铿锵,吐字清爽,韵律和谐,节奏明快。它与其他歌谣一样,有歌唱的,如劳动歌《插秧薅草歌》、《丰收歌》,情歌《十二月想郎》、《小郎正合姐心意》,有吟诵的,如《上梁歌》,《葬仪歌》,还有两者之间互相转化可唱可诵的,如各种灯歌,即使是只能吟诵的“徒歌”,仍然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桐城歌的歌唱以抒情为主,或扬或抑,或强或弱,或长或短,由歌者情绪行进的波浪所产生的节奏,能给人一种快感,满足心理上需求。正如清代桐城先贤姚兴泉《龙眠杂忆》中说的:“调最高而音极响,扬抑疾徐,自然合节,”“实非寻常吟咏。”

    桐城歌的文学性与音乐性,正如一学者云:“桐城民歌不仅曲调好听,文辞也很优美,是好音乐,也是好文学。”

    (4)具有民族性特征。桐城歌本身是桐城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桐城的许多民俗事象也都在歌中得到体现,其语言中有不少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因而深受群众喜爱,在平时生产、生活中广为传唱。如《上梁歌》、《退嫁神》、《洗三朝》等都体现了民众生活与交往的礼俗价值。

    四、桐城歌的重要价值

    (一)艺术价值

    1、桐城歌的独特特征为中国民歌发展起到了提高和推动作用。桐城歌对吴中山歌、扬州清曲、土家族情歌等民间歌谣起着根本性借鉴作用。从冯梦龙《山歌》中不难看出,有不少吴中山歌借鉴了桐城五句体,而桐城歌的词汇和桐城方言,在吴歌中更是大量出现,桐城歌促进了吴歌的形式、完善与融合。扬州清曲受桐城歌的影响,至今仍保留着桐城歌传统曲调。另外,桐城歌五句型直接影响桐鄂西土家族“女儿会”情歌状态,使“女儿会”情歌打破原有的对称式律诗结构,由四句增补为五句,加重了语气,拓深了意境。

    2、桐城歌的唱腔和内容为黄梅戏的形成起到了基因性孕育作用。桐城歌流布湖北黄梅一带后,给当地的黄梅(采茶)调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乳汁。充实提高后的黄梅调进入安徽安庆一带,进一步求取文学的欲望很快又得到桐城歌谣文化所给予的全方位满足。歌谣文化提供叙事功能、结构模式、语言及故事。黄梅调拼命吮吸这股不竭甘泉,引发向黄梅戏的急剧嬗变。如桐城歌中有不少男女对答的盘歌,像《表桐城》、《乖姐与里郎》、《妹子跟我保快乐》等,基本上都是男女交流的表演唱。黄梅戏演员的成长,也是离不开歌谣文化的熏陶。如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从小就在家乡唱山歌。并从中吸收了民歌的丰富营养,熏陶了自己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艺术的高尚品格,为她以后成长为黄梅戏艺术大家奠定坚实基础。当代黄梅戏大家韩再芬,为了进一步唱好黄梅戏,还特地学习桐城歌中方言和土语,以便更好地体味黄梅戏的“原生态”。

    由此可见,桐城歌与黄梅戏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桐城歌的基因塑造、培育出黄梅戏。

    (二)审美价值

    1、桐城歌具有通俗化的美学特征。桐城歌是民间文学,是百姓的口头文学,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以致于许多歌谣脍炙人口,经久传诵。如:

    太阳起山红满天,

    蒸蒸大地生紫烟。

    小田插得团团转,

    大田插得边到边。

    天大地方连天片。

    这首劳动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直接抒发出来的心声,表达了他们对劳动的态度,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乡的热爱。 

    2、桐城歌具有优美性美学特征。桐城歌虽然是俗文学,但俗中见雅,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音乐性。如《素帕》这首歌: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

    这般心事有谁知?

    歌中的“心知”,是唱歌姑娘的情人;“丝”是“思”的谐音,一块普普通通,不带任何花纹、色彩的素帕,山姑娘送到情人手上,情人能颠来倒去地看,并能从素帕中看出她“横也丝(思)来竖也(思)”的无限情思,一首清新朴实的山歌,自然无华,却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人们对忠贞爱情的执着追求。

    3、桐城歌具有教育性、寓教于歌,寓教于唱的特征。桐城歌特别是儿歌本身就是传承优良传统和道德行为规范的鲜活载体,成为人生启蒙的教科书。桐城派本籍作家和有为之士,无不从小在《桐城教儿经》、《有钱难买少年时》等歌声中受到启蒙,以优良传统和行为规范约束、鞭策自己,逐步成长为社会英才。

    (三)社会价值

    1、桐城歌反映了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劳动者的歌谣。桐城歌伴随着人们物质生产和民众生活一起产生,是倾诉情感、传递信息、寄托理想的重要方式,因而呈现出其生产劳动实用功能和民众生活教科书功能。如《一网鱼虾一网粮》、《夯歌》等。

    2、桐城歌反映了百姓的善恶观和价值观、道德观。桐城歌谣作品将为人处世原则和价值观念通俗化使之易于理解、便于流传。如《旧沙河街财博歌》、《贫富不是命》等,劝人弃恶从善、奋发向上。

    3、从桐城歌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桐城歌以其不同层面和侧面反映不同时期社会各类事象的真实状况,从而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脉络。如《农民自作主来自当家》等。

    五、桐城歌的现状走访

    因笔者对桐城歌不甚了解,于是请教有关人士,搜集了一些民歌,通过走访得知,至今,全市上下计有上百位老人(70岁以上)能够吟诵、传唱桐城歌。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汪存银,男、71岁,龙眠双溪人、远近闻名的山歌手。

    项道明,男,69岁,龙眠双溪人,其父项家财,均以唱山歌见长。

    吴云芳,女,70岁,挂车河人,以唱插秧薅草歌见长,多次参加本市及省市民歌演出赛并获奖。

    张桂芳,女,72岁,挂镇人,情爱歌传人。

    这些老歌手们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农业生产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在农忙之余,他们有时也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给了下一代人,但是他们没有固定的传承人,也没有较完整的一套传承方式。

    桐城歌的种繁多,内容丰富,这些歌谣如泣如诉,或喜或忧,情真意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劳动生产中的愉悦和纯洁坚贞的爱情,四时八节婚丧嫁娶的乡风民俗,颇具哲理劝夫教子式的娓娓规劝,以及深沉压抑的痛苦中的愤懑等,在桐城这方热土上逐渐形成特些的文化氛围,氤氲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一部无形的人生教科书。

    桐城歌如其他歌谣一样,有歌唱的,如劳动歌、情爱歌;有吟诵的,如上梁歌、葬仪歌,还有两者之间互相转化可唱可诵的,如各种灯歌。但无论哪种歌体,都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琅琅上口,好记好唱好听。但凡过年过节,或重大庆典,都有桐城歌的歌声和锣鼓声,它本身是桐城民俗的一种重要形成,而桐城的许多民俗也都在歌中得到体现,因而很受群众喜爱,在平时生产生活中广为传唱。旧时桐城农村,上山打柴。下河捕鱼、夏夜纳凉、插秧、薅草,处处都是悠扬的桐城歌声。

    所有这些珍贵的歌谣文化遗产,有的已随老一辈的辞世而湮灭无闻,有的还在老年人的记忆里深深埋藏,如果再不及时抢救、保护,将随着他们的逝去而走向消亡,要不了几年就会成为永远遗憾。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桐城县文化馆刘凯为代表的一批文艺工作者,搜集了大量的桐城歌资料,并筛选整理150余首;80-90年代,以桐城市文联叶濒为代表的一批民间文艺工作者,搜集桐城歌原始资料8000余首,编辑出版了《桐城歌谣》、《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二本歌谣专辑;期间,《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中国古代民歌鉴赏词典》、《情歌五唱一一中国古代民间情歌选》、《中国情歌》等辞书不同程度地收录了《桐城歌》;游国恩等人先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对”桐城歌“作了明确而又充分的肯定,桐城歌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桐城市先后举办了6届桐城歌演唱会和多次桐城歌研讨会。市教育部门还把桐城歌编入乡土教村,让中小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教育和道德熏陶。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精心呵护下,桐城歌,这朵古老的民间文学艺术奇葩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注释:

①《桐城歌谣》叶濒  主编  第285页

②《桐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606页

③《桐城歌谣》叶濒  主编  第155页

④《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叶桂刚主编  第268页

⑤《桐城歌谣》叶濒  主编  第148页

⑥《桐城歌谣》叶濒  主编  第67页

⑦《桐城季,瑶》叶濒  主编  第1页

参考书目

《桐城歌谣》叶濒主编  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1992年版。

《桐城文化志》汪福来主编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龙眠杂忆》清乾隆邑人姚兴泉作。

《桐城传统儿歌三百首》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桐城分卷,2002年版,叶濒主编。

《桐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试论冯梦龙的(桐城时兴歌)》1989年第一期《东南文化》李晖撰文。

《一部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歌》1998年第五期新闻世界,叶濒撰文。

 

作者简介:项文骏  桐城市吕亭镇鲁谼山村大摆组

电话:13866001721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