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桐城歌的文学艺术特点与成因

发布时间:2016-01-12 18:20:17 人气:0 来源:admin

方云龙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建县,1996年撤县设市,有1200余年历史。 文化视野下的桐城,包括今桐城市全部、枞阳县大部和怀宁、潜山部分地区,面积广大。境内 “北峡、南峡阻其北,横山、二龙降其前,沙河、挂车控其右,长江限其东,表里江湖,周环山泽。”(清道光七年《桐城续修县志·卷一·舆地志·疆域》)。当我们今天谈到桐城文化时,主要是指清朝时期桐城县域内所出现的具有独特性、典型性及极高学术价值的桐城派,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如桐城歌,却能从另一侧面展现桐城文化的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桐城歌概述

桐城歌,民间歌谣之一种,其起源可追溯于唐代以前,至明代而兴盛。因其产生于“桐城派”的故乡——安徽桐城市而得名,是当地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又是一种融词、曲、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内容丰富,有生产劳动类、日常生活类、情歌类、颂歌类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裁多样,有山歌、民谣、小调等;语言以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为多,大多是口耳相传,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少部分唱词典雅,比较讲究音韵;桐城歌虽然长短不一,但基本结构都比较完整;桐城歌曲调丰富,唱法独特,无论从文学的角度或音乐的角度来审视,都极具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其早期只是一种“手捧唱本”“边看边唱”,属于一种音乐形式。著名辞赋家锡东刀客说:“桐城歌,是民间文化向辞赋进化的惟一特殊文化现象。”因而是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值得注视的文化现象。

    八十年代中期,桐城市文化部门和民间艺术家开始了全面搜集整理桐城歌的工作,搜集了上万首桐城歌,先后编辑出版了《桐城歌谣》、《桐城传统儿歌》、《桐城歌》三部专著,并在2000年以后开始了非遗申报工作,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公布,桐城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以桐城文化馆为主体的非遗职能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传承、弘扬工作,以剪纸、展板等形式把桐城歌的经典之作形象地展示出来,并组织老艺人开展教唱。桐城六中成立桐城歌学生表演队,是该校的特色文艺节目,其中《哑谜歌》先后参加国家和省有关大型活动的表演,2012年由12名同学组成的表演队走上央视的星光大道,扩大了桐城歌的影响。

    二、桐城歌的文学艺术特点

    桐城歌具有很明显的地方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 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1992年编辑出版的《桐城歌谣》分为风土、传说、时政、劳动、生活、情爱、仪式、事理、趣味、灯歌、儿歌等,尤其是情爱歌,堪称桐城歌的主流,数量多,流布范围也较广。

    1、山歌类: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如《桐城乡风岂虚传》:炖蛋底、煎蛋边,萝卜圆、辣椒尖,冬鲫夏鲤鲥鱼鲜,四月樱桃八月枣,酒头茶尾腰叶烟,桐城乡风岂虚传。

    2、民谣类: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爱情、工作,宴乐、祭典等等,它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采茶歌》:五更来鸡叫哎上茶山,手把灯笼哎身背筐,姐姐哟采茶喂郎帮(来)姐,郎插黄秧姐帮郎来,男女心思都一般。

    3、小调类: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汉族民间俗称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谣、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小调是晚近才通用的一种统称。如《探郎》:今日无事去探郎来,小郎在家收割忙,收割忙呀嗬儿忙,心想与郎把话讲,人多嘴杂没开腔,没呀么没开腔,哎哟嗬……。

     (二)、桐城歌体式结构自由活泼。有长歌、短歌;有独唱、对唱、合唱。桐城歌一般不长,短的不过三两句,唱时加上咏叹调而已,但也有篇幅较长的,如《八仙歌》、《报花名》等有三五百字,最长的《十里亭》有490多句,三千多字,篇幅上可与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相当。体式结构不固定,大多是七言五句式,如《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是丝来竖也是丝,这般心思有谁知。也有词的小令式如“桐城好,年饭待乡亲。大盘大碗从新热,新岁新年不下生,只是隔年陈。”还有打油诗式的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如明代方文的《竹枝词》:侬家住在大江东,妾似船桅郎似篷。船桅一心在篷里,篷无方向只随风。还有其他许多长短不一、句式不同的形式。由于其体式结构自由活泼,因而更能很好地表达各种不同的内容。

    (三)桐城歌风格独特,一方面方言和土语叠现,另一方面歌词平实、文字洁净,雅俗共赏。试举两例:1、《村前唱起黄梅调:村前唱起黄梅调,小伢子直蹦又直跳,老奶奶跑得一个速(sào),老爷爷笑得胡子翘,胡子翘,姑娘小伙子早已前台挂了号。2、《拍大腿》:拍大腿,唱小调,又有棉花又有稻,又有花生六谷泡,又有洋钱换小钞。园里菜,青朴朴;圈里猪,肥笃笃;塘里鱼,就么忽,今年过年有的吃。

     这两首桐城歌里,“直蹦直跳”、“一个速”、“青朴朴”、“就么忽”等都是桐城当地方言俚语,极具生活感,乡土韵味浓。直接是写桐城的人、事、物或风俗习惯的还有很多,如《桐城三宝》、《家乡水最甜》、《有女不嫁黄草尖》、《表桐城》、《桐城教儿经》等。

以清朝乾隆诸生姚兴泉的《龙眠杂忆.桐城好》系列小调为代表的桐城歌,语言清新简约,内容质朴自然。现录其代表性的三首:

桐城好,危绝钓鱼台。一带溪光寒雾掩,四围山色夕阳开,仙迹翠屏隈。

桐城好,豆腐十分娇。打盏酱油姜汁拌,称斤虾米火锅熬,人各两三瓢。

桐城好,灯鼓满街敲。竹马儿童三五个,火龙长短十多条,人日到元霄。

第一首是描写桐城风光的,诗意悠然,文字雅洁;第二首写桐城土产的,简洁明了,生活意趣浓厚,一个“娇”把桐城豆腐特点概括了,似乎豆腐就是水灵灵的少女;第三首写桐城风俗的,整个充满了动感,却又有亲切感,全是通俗易懂的平实语言。桐城歌常常运用拟人、夸张、回文、顶真、排比等修辞手法,如前面提到的《素帕》,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类似的还有《塔》:一座宝塔七层尖,年深月久造得全。我两个相交如造塔,一砖不到枉徒然,人要工夫又要专。运用了谐音、比喻、拟物等修辞手法,很有艺术性和欣赏性。

    (四)、桐城歌曲调优美、音律和谐,节奏扬抑疾徐,对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因为桐城歌多为普通民众的遣兴抒怀之吟咏,它不拘调门高低,或高亢或低沉。桐城歌作为民间歌谣本身,其广泛流传,“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成为黄梅调良好的文学矿床,打破了音乐范畴的黄梅调迅速找到文学依附,交合碰撞互补再造。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织绢〉一段用的是五更调,从中可以品到桐城歌的味汁。黄梅调进入安庆后,吸收桐城歌中男女交流的表演唱和角色分工,使黄梅调顺利完成从以“唱”为主到以“演”为主的戏剧过渡。黄梅戏史论家陆洪非先生说:“安徽的《桐城歌》也是很早就传到黄梅(湖北——引者按)一带。”因此,起于安徽桐城地方的《桐城歌》非局囿于桐城一隅,是借安庆传递,向“吴语地区”、“黄梅一带”等更大空间扩散,以及外地歌谣源源融入安庆沿江开放共融的文化品貌。黄梅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如《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而且黄梅戏用的语气助词,如“啰”、“哎”“哟嗬”、“喂”桐城歌也基本差不多。

     三、桐城歌的文学艺术特征探源

     (一)地理环境: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地处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学者张友茂先生评价道:“桐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桐城民歌人文灵气所在。”在新石器时代,桐城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踪影。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境内共发现先秦遗址32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16处。桐城为吴楚交界之处,有“吴头楚尾”之称,吴楚争霸之际,区域分合多变,县名沿革数易,但在数千年历史演进中,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桐城,一直承担着接江望淮、承东启西、交通南北的重要地位,并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戴名世曾在《孑遗录》中这样描写自己的家乡:“桐城居深山之中,地方百余里,一面滨江,而群山环之,山连亘千余里。与楚之蕲、黄,豫之光、固,以及江淮间诸州县,壤地相接,犬牙错处,虽山川阻深,而人民之所走集,皆为四达之衢。”地处大别山东麓、山脉与平原交错过渡的桐城,成为沟通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及以南地区的陆路交通的节点。它不像安庆那样直面长江,无可凭依,也不像徽州那样群山环抱,壁垒封闭。它开放,但有所坚守;它封闭,却又触角向外。同时相对便捷的水陆交通,山环水绕的地理格局,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汇聚于此。借长江的沟联,其与苏、浙、赣、鄂等省的沿江地区联系极密,文化面貌呈开放态势。在明、清之际,安徽所出的歌谣可由此传播到外省外地,外省外地所产生的歌谣也可传入此地,并由此发散至皖中各处。故,史载明清之际民歌盛行,形成以安庆为中心、“两淮以至江南”为范畴的“明清之际开放的民间歌谣文化带”。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桐城歌也含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清姚兴泉认为桐城歌“调最高而音极响,扬抑疾徐,自然合节”,专家们评价为“吴楚遗韵”。
 (二)政治经济:南宋建都临安,偏安东南,大批北人因之南迁,带来了江淮地区商业的繁荣,桐城域内有四乡(东、南、西、北)八镇(北峡、永安、龙山、铜山、挂车、石溪、双港、孔城),物产富饶,商品流通渠道通畅,至明代,桐城经济开始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崛起,像民歌这样直接反映民众生活又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民俗文学深受民众喜爱,桐城歌大量创作并影响全国。对于历尽沧桑的桐城来说,明朝的建立是件幸事,它使得桐城成为京都南京的近畿,而聪明智慧的桐城人,也适时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他们高举尊儒重教的旗帜,以科举入仕为突破口,在明清朝廷为官者不在少数,著名的如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等,桐城在全国的影响逐渐放大,桐城歌也随之影响开来,一代名相张廷玉也曾创作过桐城歌,如《山中暮归闻樵歌》:林端鸦阵横,烟外樵歌起。瘦驴缓缓行,斜阳在溪水。桐城歌也正是在明代刊布成帙,《明代杂集曲》收录桐城歌25首,冯梦龙的《山歌》辟专卷“桐城时兴歌”收录桐城歌24首,并谓之“乡俚传诵,妇孺皆知”。

因而相当一部分桐城歌也在内容上打上了正统的儒家思想的烙印,如《劝学》中一段:勤学苦读知书理,学富五车天下行。纵然不把文墨就,也算知书识礼人。把桐城人“穷不丢书”、崇文重教的良好品德通过这些歌谣全面反映出来了。相对别的民歌,桐城歌质朴而不粗俗,清新而不失谐趣。

    (三)发展历程:桐城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以前,其文学胚胎当有楚辞、汉乐府的元素和印记。桐城古曾属楚地,风俗习惯基本与古楚国类似,楚辞“以五七言为主、体式自由、想象丰富奇特”等特点对桐城歌影响很明显。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就在桐城南边的怀宁(一说潜山),必然对桐城人创作桐城歌有所启发、推进,比如前面提到的《八仙歌》、《报花名》、《十里亭》等均为五言长歌,体式上与《孔雀东南飞》很相似,有乐府诗的味道。同时对桐城歌的创作题材也有影响,反映爱情的就占较大比例。而唐代桐城诗人曹松生活在桐城的社会底层,一直苦读功名书,并创作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直至年届七旬才中进士,著有《曹梦征诗集》,尤以《己亥岁二首》诗中“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名句而闻名,“草根诗人”馈赠了当时和后代桐城人丰厚的诗歌营养。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笔记中,论述了嘉靖时流行的“桐城歌”发展过程,为明代桐城歌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清乾隆九年刊《万花小曲》也收有多首桐城歌,成为载入中国文学史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至近现代,桐城人一直没有丢掉桐城歌的创作和传承,他们把一些重大历史和重要活动也用桐城歌表达和表现出来,如《桐城来了共产党》:桐城来了共产党,当官老财吓破胆,寅过卯来天就亮,工农大众把家当,把家当,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由此可见,桐城歌源正味足,根基深厚,创作薪火不断。

      四)地方文化:桐城歌是桐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无疑是深受其它桐城文化的影响的,比如桐城派文化。姚兴泉的《桐城好》系列,文字和文风与桐城派追求的文字雅洁、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一致的。本文在第二部分中所列举的姚的三首桐城歌小调,即是明显的例子。

      首先,桐城历史悠久,人文遗迹和传说众多,同时又山青水秀,物产富饶,这给桐城歌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营养和素材。如《桐城好》:桐城好喂,桐城好哎哟哎哟,自古出贤良呐,一纸书传铭礼让啰,断言高洁岂公堂,懿德远留芳;桐城好喂,桐城好哎哟哎哟,山水孕文章呐,人杰地灵流派举哪,方姚语体美名扬,今世亦风光。

      其次,由于桐城文化底蕴深厚、重教传统源远流长。除了以文庙为主体的桐城地方官学外,明清两代桐城民间书院、私学、义学也较为发达,如乾隆末年张若瀛创办了毓秀书院,道光二十年(1840)孔城当地诸生文聚奎、戴钧衡、程恩绶等倡议和捐资建立的桐乡书院等,均以下层平民子弟为教育对象。崇文重教使得桐城普通百姓也能识文断句,因此即便是山村野夫、小脚老太、幼稚小儿也能吟诗撰联,哼得几段歌谣。摇篮曲、纳凉曲、逍遥曲,粗俗中带着几分风雅,调侃中带着几分劝导。如《人生歌》:人到十岁要学乖,父母送我读书来,学堂读书十年苦,满腹文章考秀才……。另外,很多灯歌、哑谜歌等反映了桐城人的聪明才智。

      最后,桐城的文人名家也乐于创作和润色桐城歌,对桐城歌的品位和流布产生重要影响。前面已列举了方文的《竹枝词》和姚兴泉的《龙眠杂忆.桐城好》系列,其他如方向、方以智、程仕、马朴臣等名人名家也都创作过不少优秀的桐城歌,因而桐城歌作为民歌在艺术性方面见长。

     桐城歌是祖先们留给后人的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能体现桐城地方特色,桐城因而有“民歌之乡”的美誉。《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王起等编著)中对于“桐城歌”的地位作了明确的肯定,还引用、评述了“桐城歌”《素帕》及桐城作家们的艺术实践。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云:“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干》、《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当前,桐城歌开发利用方面有许多文章可做,桐城市各级领导也都非常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颁布并于今年开始实施,保护、开发利用和弘扬桐城歌又有了尚方宝剑,相信桐城歌这一民间文学瑰宝必将传之久远。

主要参考书目:

《桐城歌》(叶濒、张志鸿主编)

《吴楚遗韵桐城歌》(张志鸿、沈佳鸣、郭骊)

《桐城历史文化丛书.桐城风情》(叶濒编著)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

 

作者简介:方云龙,现任桐城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在线客服
二维码
线